一人一天吃18公斤,台湾要消化的不止是凤梨

返回首页 台湾凤梨每天吃18斤是什么梗 巴九灵 吴晓波频道 2021-03-03 07:00:00 👍赞 (0)

立即订阅▲收听音频

虽然生产者和政府都明白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的缺点,却一直没能找到更多篮子,即使有找到新篮子,可能都不够深。

——台大农经系教授 雷立芬


 文 / 巴九灵(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一天吃18公斤凤梨很难吗?


2月26日,中国海关总署动植物检疫司宣布,因多次发现虫害问题,中国大陆将于3月1日暂停对台湾菠萝的进口。



对岸哗然,命之为“凤梨风暴”。


2020年,台湾凤梨及凤梨制品出口中国大陆4.5621万吨,占全台凤梨出口量的91.3%,近三年凤梨平均外销量为4.3万吨,其中中国大陆吃走了其中95%的部分。


通知一下,意味着这多出来的4万吨,需要台湾自己想办法解决。


三天过后,台湾方面似乎已经解决了问题。


解决方法一:“自己吃”


台湾名嘴黄创夏,有理有据地给出了开头这个听起来就胃疼的建议:


今年预计岛内凤梨产量43万吨,除下2300万人数,一人一天18公斤(凤梨按3公斤一个的话,约6个)。


在黄名嘴眼里,这事儿操作起来并不难,还顺带讲了一句顺口溜:“数字会说话,我们不用怕。”



类似的建议,台湾水果业主也提了。


“就算是5万吨吧,也就3000多万颗凤梨,台湾人每天只要吃1-2颗,就能卖完。”


部分贴心的,还考虑到小孩子的消化问题,于是用台湾20岁以上人口即1900万人来测算,大约得出平均一位成年人多吃1.5颗,就可以消化多出来的这些凤梨。


为了让大家不太快吃腻,吃货们也给出了一大把制作凤梨料理的手段。烧菜的,给了凤梨木耳、凤梨炒饭、凤梨豆腐等经典做法;自己加工或长期储存的,则给了做果酱、烘干做果干的指南。


一来二去,这几天台湾岛内凤梨的销量确有大幅度提升。


小巴随机查了下,3月2日,台湾各大市场的凤梨销量,较前一天有了大幅提高。


点击放大


而根据台湾“农委会”统计,两天内,岛内凤梨认购量已经突破2.5万吨,看起来,已经解决了一半的问题(一说4万吨,先保守看吧)。



但实际上呢?


在黄名嘴给出“科学建议”后,台湾一位小姐姐自告奋勇进了10公斤凤梨(10颗),直播吃凤梨,最后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



小巴比小姐姐理智一点,特意去查了查与凤梨有关的菜谱并记录了基本的用量。




如果一日三餐都吃带有菠萝的菜品,KPI定死1公斤一天的话,也就比黄名嘴多吃个几天。


但问题是,谁受得了天天吃菠萝?




解决方法二:“请”别人吃


台湾地区领导人蔡英文在事发后走访凤梨果农时,也试着输出信心——如果大陆不吃,我们自己也吃不下,那就“请”别人吃。


她表示:当局也有办法强化农产品国际市场行销,预计能强化外销凤梨3万吨。


配合的新闻也早已出现。


2月28日,全台湾凤梨最大产区屏东县宣布一货柜运往日本的金钻凤梨已经封柜起航,且接下来直到5月份,每周都会有一卡车这样的货柜开出。



同时,一些业主表示,短短一天内,凤梨出口日本的订单就增加了30%,来源就是原来销往中国大陆的供果园的转单。


实际上呢?


是,日本确实是除了中国大陆以外,台湾第二大凤梨出口地。


甚至在2008年以前,台湾外销凤梨,50%以上,去的是日本。


然后,日本人的胃,就遇上了大陆人的胃。


2020年,产销往日本的生鲜凤梨总量为2160吨,也就比大陆地区的零头多一点。



日本的胃和大陆的胃,除了消化量不一样,偏好也不一样。


大陆对凤梨的偏好,是每颗两公斤以上的大果,而日本则偏好一公斤以下的小果,而且要求不能酸、足够甜度。


而小果凤梨种植成本高,收益低,再加上关税等七七八八的成本(大陆是零关税),所以一直以来不是台湾果农偏好的对象。


更何况,日本一年进口凤梨15万吨,其中菲律宾输出95%,而台湾也就2160吨,占比微弱,并没有什么核心竞争力。


此外,“凤梨风暴”后,一位处理台湾优质农产品外销日本的日本网友在Facebook上爆料,一直以来,外销日本的采购价其实一直高于中国大陆,为何台湾还是优先选择大陆?


“因为不管凤梨好坏,都可以卖到大陆去。”


由于日本对于进口农产品有一定的严格要求,诸如外观不能有虫洞,内部不能烂,果实不能过熟等,再加上刚才的“小果”需求.......


如此一来,再看看我方本次暂停台湾菠萝输入的原因,实在是合理得不行。


那么,除日本以外,台湾凤梨外销还有机会吗?


有一说一,生鲜水果远距离运输就憋打这主意了,以台湾现在的运输能力,7-8天到达目的地已是极限,等到了欧洲和美洲,大部分生鲜水果都烂了。


而蔡英文上台后,一直推行摆脱大陆依赖的“新南向政策”,对标的是东南亚地区、南亚和大洋洲。


东南亚,洗洗睡吧。


澳大利亚?


去年5月,澳大利亚本已批准台湾凤梨出口,但因为疫情影响,有所停滞,最后去了56公斤凤梨干,还是需要熏蒸蚧壳虫以后空运过去的,麻烦程度四颗星。


另外除大陆和日本以外,还有新加坡、香港地区、加拿大,剩下的统统归结为其他国家和地区。


依然杯水车薪,依然远水解不了近渴。



解决办法三:瞎扯


其实期间还出现了一个更反智的“解决方案”——瞎扯。


具体就是有台媒指出,“凤梨酵素可以抗击新冠”。



小巴实在是懒得反驳了,就一句话:如果这是真的,那别说4万吨,到时候怕是全世界的凤梨脱销都有可能。



“凤梨风暴”的实质


其实说到底,台湾方面,还是没有正视或者说不愿意正视“凤梨风暴”暴露的真正问题。


经济学上有个名词,特别适合解释台湾当下的情况——浅盘子经济。


它指的是一个幅员有限且相对缺乏自然资源的经济体系,由于经济基础不够浑厚,因此缺乏吸收震荡的能力,如同一个浅盘,稍有震荡即产生经济波动。


这是大多数海岛型地区的宿命。


破解之法,其实郭台铭和韩国瑜当年在参加台湾地区大选时,都说过:


郭法:“国防靠和平,市场靠竞争,技术靠研发,命运靠自己。”


韩法:“国防靠美国,科技靠日本,市场靠中国大陆,努力靠自己。”


抛开政治因素,我们把凤梨带入这两套完全不同的话语体系,台湾都没有做好。


台湾自1934年开始,历经86年努力,至今育成18個凤梨品种,品种多样性世界第一。


1970年代以前,台湾的凤梨罐头远销世界各地,出口量全球第一。


而如今,生鲜凤梨竞争力远不及菲律宾,罐头这块,早已被更低价的泰国取代。


若是做市场,面对自己最大的市场,也并没有守好品质这一关。


早在2015年,销往中国大陆的凤梨占比达89%,厦门检验检疫局就发布警示,指出台湾菠萝中存在农药超标问题。

 


当时屏东县农业处长姚志旺就表示:随着对大陆出口水果比重的增加,但在品质把关方面,却一直没能做得很好。


如今的害虫问题,不过是这类问题的延续罢了。


   小巴结语 

2011年,大陆曾有一个乡村建设的团体,到台湾考察台湾的乡村建设和农业发展的状况。当时一位学者提出观感:


“在台湾,听到的最频繁的词语是‘在地’。不管是坐在书桌后的知识分子,还是站在田头的老农,都很自然地使用这个词语。所谓‘在地’,也许有某种政治意味,但更多地指‘在这里’,把目光投向自己的生活空间、土地、自然。”


谈及这段话,小巴对同事感叹,让台湾人一天吃6个菠萝固然荒唐,但总有一种只能“自己就地解决”的无奈。


同事却发出另一番感叹:这何尝不是一种“圈地自封”,民意是被塑造的,而塑造了这类民意的人,或许从未在意过这种“在地情结”。



作者 | 和风月半 | 当值编辑 | 邹燕珠

责任编辑 | 何梦飞 主编 | 郑媛眉


《前瞻报告每周一读》 

带你了解热门领域和前瞻行业

点击下图▼立即学习

文章标签: 台湾凤梨每天吃18斤是什么梗 菠萝风暴台湾自救有戏吗

声明:该文章系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 登载该文章目的为更广泛的传递市场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我们已经尽可能的对作者和来源进行了通告,但是能力有限或疏忽,造成漏登,请及时联系我们 zhicx#qq.com ,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删除有关内容。